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私域流量精细化运营

2021-05-13

么,这些年名创优品做好用户运营的是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抓手:私域流量精细化运营。

一、私域流量的本质是人

私域流量这个概念兴起于2018年,这两年来一直是各大品牌做增长绕不开的一个领域和话题。尤其是2020年的黑天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开始加速线上转型,更是让爆火的私域流量意识迎来了空前的觉醒。

目前业内对私域流量的定义普遍是:品牌或个人自主拥有的、可以自由控制、免费的、可多次利用的流量,包含个人微信号、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或品牌自主研发的APP、小程序等。

与私域流量对应的就是“公域流量”,也就是这些流量不是品牌自己的,而是花钱在其他平台买来的。具体到实际,比如天猫、淘宝、百度、京东、今日头条、拼多多等……这些流量是没有门槛的,花钱就能进场,高价就能快速揽客。

私域流量为什么火了?

我的理解是,互联网红利期,大网捕鱼,一撒一捞一个准,鱼多人少,野塘(公域)的鱼都抓不完,谁还管什么私域流量。

当下很多企业集体重押私域流量,很明显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蛋糕不再变大,想分一杯羹的人却越来越多,再加上获客低转化遇到高成本助推;在新的现实面前,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用户的价值,以前只是求转化,有购买就行。现在还考虑能不能让用户继续复购,再复购;甚至让老用户带来新用户。

但是,这几年在和一些企业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品牌在私域流量运营上陷入了几个误区:

第一,私域流量=社群+个人号。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做私域流量一定要有矩阵思维。而要找到私域的触点入口,第一步得先知道流量从哪里来。

很多人会狭隘的认为,私域流量仅存在于线上,比如社群、朋友圈就是私域流量,而一些庞大的线下流量就被忽视掉了。

事实上,每位走进门店的,有购买意愿的潜在消费者也是品牌的私域流量。如果是零售连锁品牌,像是名创优品、优衣库、完美日记这种线下开设有门店的,那么,每天到店的顾客就是品牌最大的天然私域流量。

当消费者进入门店后,企业怎么促成交易,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粉丝,加入会员,而离开门店后,怎么通过做好数字化承接,来跟这些消费者进行有效触达与管理,把他们沉淀为高价值用户,这才是最核心的。

同样的,品牌还有在各大社交平台和天猫、京东、拼多多和自有商城上的大量用户数据,以及CRM里的沉淀数据,这些是品牌实实在在抓在自己手里的,也是品牌的私域流量的来源。

第二,把用户当流量,没有围绕“人”产生有温度情感链接。

目前跟多品牌做私域流量,大多数仍然是沿用原来的电商思维,是转化率和收割韭菜的概念。

比如做社群,很多品牌只是让客服团队搞大量微信个人号,把用户像薅羊毛一样圈进来,然后在群里发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轰炸,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社群很快变成“僵尸群”,很难长久持续运营。

私域流量赋能品牌,要做的是经营用户的终身价值,把卖货逻辑(流量收割)转变为关注用户价值的逻辑(顾客终身价值)。

卖货是把产品卖给100个人、1000个人,而经营顾客是筛选出“信任流量”,让他/她买100个产品或者让这个人推荐100个人来买,是一种信任关系。

第三,重价格驱动,轻内容输出。

优质内容严重不足,这个从社交媒体时代一开始就呈现出来的难题,在私域流量运营愈发明显。

而内容传达给消费者的产品卖点、品牌价值观、活动吸引力非常重要,如果只拿折扣和优惠疯狂洗粉,让用户完全被价格驱动,是对本就不强的品牌力的持续透支和稀释。

从底层往上说,私域流量的本质并不是流量,而是人。人不是单纯的数据表现,它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链接。

所以,真正能帮助品牌实现私域流量价值,拉开不同品牌差距的是坚持精细化运营,以用户为核心,设计好每一个运营路径细节,做好每一次和用户的沟通互动,是对更高运营效率的追求,这才是私域流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