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3-09
Clubhouse是一款“不看其脸,只闻其声”的即时语音聊天社交软件。2020年4月才正式上线,靠5000个测试用户拿到1亿美金的估值,现在用户数已经超过了500万,估值已经涨到10亿了。
Clubhouse的玩法,本质上是由一个个独立的语音聊天室组成的。用户可以选择创建一个新的房间,或者参与一场已有的聊天。聊天中包含三种角色:主持人、讲者和听众。用户可以选择参与连麦互动,也可以只作为听众无需发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Clubhouse房间内的内容都是实时的,无法保存。
房间也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Open(公开:面向所有人)、Social(社交:只有关注了管理员的人才能进入)、Closed(私人:通过定向邀请进入,其他人看不见)。
目前Clubhouse并没有对所有用户全面开放,而是采用的是邀请制。即下载App后并不能直接体验产品,还需要其他用户发出的邀请码方可完成注册加入。目前Clubhouse仅有iOS版本,安卓系统需要安装虚拟机才能体验产品。
平台上目前活跃的用户主要是硅谷投资圈、产品经理&运营、各行业乐于尝鲜的少数人和需要流量资源的引流者。由于采用了邀请制的方式,目前基本将 “低智” 网络人群排除在外,所以交流氛围相对良善。
2月伊始,由于埃隆马斯克等大咖和KOL陆续进驻平台,用户数量快速增加,邀请码一度非常抢手,二手市场上邀请码价格超过150美元。
国内互联网圈其实对Clubhouse这种产品形态并不陌生,YY、米聊、递爪等都有过类似的场景设定。而趁着Clubhouse的这阵春风,也有更多的大厂加入了战局,腾讯、字节现在都有团队通过赛马机制,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在做类似的产品。
之所以目前在做这个领域的主要是大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成本问题。实时语音聊天功能的背后,需要声网提供服务支持,而声网是按照通信时长计费的。比如单独1个房间里有1000人,一次持续2小时的直播,服务器成本大约就要1000元。这个运营成本对于大多数小公司来说,是很难承担得起的。
目前国内类似Clubhouse的产品,有对话吧、Two、递爪、Capital Coffee、Now等,而目前看起来最有竞争力的,应该是映客团队出品的“对话吧”。这款产品从搭建团队开始,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基础功能开发并上线应用市场、1个月不到完成了2次大版本迭代,不可谓决心不大。
不过目前应用市场可能暂时无法下载这个App,官方说法是正在做大改版升级,优化用户体验ing。
对话吧与Clubhouse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房间主题是可以自由切换的,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偏交友向的产品定位。相比之下, Clubhouse的主题内容无法更改,更侧重于内容中心、兴趣导向。
作为美国的第一款音频社交产品,又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Clubhouse在国外能火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国内也能火起来,这还是挺令人惊讶的。
这次分享,我们主要从市场环境、产品定位和运营推广的视角去分析:
疫情期间,大家带着口罩不能出门,但是与人交流、表达的需求是依然存在的。
而相比文字、视频而言,音频社交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满足社交需求的方式。纯文字的交流效率太低,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疫情期间大家不出门的话,自身形象往往比较邋遢,这种情况下对视频社交会比较抗拒。
而且音频作为单一接收信息的媒介时,你可以同时在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也不冲突,作为听者你的社交压力也会比较小。
除此之外,在疫情期间,人的孤独感往往更强烈,而不间断的音频是可以给人持续而温暖的陪伴感的。
简单来说,就是实时语音社交可以降低一对多场景下的的社交压力。
每个人都有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需求,但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时就容易会感受到社交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往往会有“大群不说话,小群讲不停”这种现象发生。
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有身份的人,都担心自己说过的话,不知道哪天会被人断章取义拿去利用,给自己挖坑。所以对话没有存档的话,他们就更有可能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用担心自己个人观点被人当做是官方看法之类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点:没有回放的音频内容,能唤起大家的损失厌恶的心理,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一场对话中去。举个反例,比如很多人的微信收藏夹里存了很多文章,却从来不会去看,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收藏的文章就在这里,可以等到自己有时间再翻出来看,但这可能也就再不会翻出来看了。
这个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Clubhouse能火,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原因是明星、大咖们的入驻。
比如马斯克的直播就吸引了很多很多的大佬,都来给他站台。还有林俊杰、五月天这些纷纷入驻的明星,本身都是自带流量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