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在信息和流程的阶段,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共性的特质

2020-03-29

现在,我们假设,你已经有了功能设计的方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功能排列组合,以产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涉及到了信息架构与流程设计。

所有的信息与流程,都是功能与用户的交互,那就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外在的显性信息,将自己暴露给用户,用户通过这些,确定自己身处的环境和阶段。

我们可以将信息传递的过程简化为三要素:用户、产品和信息。

01 用户

如果以年龄进行分群,那么会有老人、小孩、青年;以性别进行分群,则有男、女、中性;年龄和性别进行组合,诞生出 3*3 的矩阵。这种分法是将群体肢解,确定不同群体的风格和使用习惯。

但这就太碎了,在信息和流程的阶段,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共性的特质。

1. 注意力的有限性

这里的有限性包含两个层面:① 总量的有限性;② 单次信息接收量的有限性;

这很好理解。我们假设信息是一种食物,用户通过进食的方式获取信息。信息通过嘴巴进入胃里。嘴巴的大小是有限的,用户单次进食的容量无法超过嘴巴的容量;胃的大小也是有限的,用户即使增加进食的次数,其上限也仍然无法超过胃。当然一些消化能力特别好的,能够快速排空胃中的储存物,这就不在讨论范畴了。

  • 嘴巴有限,所以用户单次的信息接收量有限;
  • 胃有限,所以用户最终能接收的信息总量有限;

2. 边缘路径依赖

边缘路径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概念,由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提出。佩蒂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分别是核心路径和边缘路径。

以核心路径处理信息时,会比较详尽严谨,而以边缘路径处理信息时,则比较简单粗略。

一般而言,只要当个人有强烈的动机,并具备足够的能力理解信息时,才会采用核心路径的处理方式。而在日常生活中,则更多采用边缘路径的处理方式。

如考试、面试等重要场景,一般采用核心路径来处理方式。但是如刷微博、看剧等休闲场景,则普遍采用边缘路径。

3. 线性逻辑

如果人类诞生之初,互联网就应运而生,或许我们现在的思维就是超链接思维。但很不幸,我们诞生之初,只有印刷文字。

印刷文字的排版方式,纸张的限制,影响了使用它的我们。所谓线性思维,是指我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只能以线性方式展开。线性最大的特征在于其顺序性和逻辑性。

举例:

① 小明在学校被人打了。

② 小明今天去学校了。

③ 小明生活在明朝。

④ 小明在23年后结婚了。

如果直接把这些信息呈现出来,就很跳跃。即使 ① ② 调换顺序后能够理解,③ ④ 跟 ① ② 也没有丝毫逻辑关系。

02 产品

产品,也可以说是信息的载体,即材质。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 即把控件作为搭建产品的材料。产品也具备三个特性:平面的有限性;空间的纵深性;模块的跳跃性。

1. 平面的有限性

互联网产品,一般以移动设备为载体;载体的大小决定了平面显示的上限。如果以绘画作为类比,平面就是画纸,而画纸的尺寸决定了画面的延展程度。

相比于 PC 端,App 的尺寸受到限制,无法展现更多信息。但如果结合用户的属性即用户的有限注意力,反而是一个优势。平面的限制则意味着聚焦和更容易的单一决策。

2. 空间的纵深性

产品新手在刚开始设计产品时,经常忽略的是,产品是一个三维空间的产品,尽管它以平面的方式呈现出来。所谓三维空间,指 X,Y,Z 轴。X,Y 囿于承载设备,无法广泛外延。但 Z 轴却可以无限纵深。

正是这种空间的纵深性,才满足了虚拟产品区别于实体产品的无限可能。无论是超级马里奥这种闯关游戏,还是电商的无限货架,都是因为其空间性而得以塑造。信息流是 Y 轴延伸,但背后仍以 Z 轴作为支撑。

3. 模块的跳跃性

如果我们把一个空间比作一个模块,那么产品则允许不同空间之间的来回跳跃。以商品为例。我们在线下购物时,如果从零食区进入生鲜区,中间需要穿过熟食区。但线上不用,我们完全可以从零食区直接跳到熟食区。甚至我们还可以直接从购物场景跳出,去往小说区或聊天区。

相同的信息,聚集在同一空间。而不同空间的跳跃,则允许不同的信息间得以串通。

03 信息

信息可以分为单一信息和信息群。针对单一信息,我们可以进行的操作有:强调或弱化;针对信息群,我们可以的操作有:关联。

1. 强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