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数据分析(5):用户画像分析法

2020-02-07

标签都有哪些?

这里呢我们把标签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基础属性

像年龄、性别、生日、星座、教育、身高、收入、职业等。

第二类:社会关系

婚姻、有无女孩、有无男孩、家里是否有老人、性取向等。

第三类:行为特征

行为特征又分为两块儿:

  1. 基本行为:注册时间、来源渠道、最近一次活跃的时间、最近一次支付的时间。
  2. 业务行为:是否买过特惠商品、是否曾获优秀学员,这些标识都会对产品的后期运营有所帮助。

第四类:业务相关

这一类跟其他类不太一样,就像第三类中的业务行为,它是通过业务行为产生出来的特征,而业务相关呢,它是积累了其他的业务不会去记录的一些数据,比如运动健身类的产品。

它会涉及到:胖瘦高矮、体脂率、BMI、在练胸或者练臀、日均10000步、收藏了多少份健身计划等等。

三、标签从哪儿来?

第一:直接填写

通过产品的一些特殊的步骤,让用户直接填写,比如注册页面,下图是某陌生人社交产品,通过用户注册让用户去填写年龄和性别。


还有一些偏内容性的产品,可以通过让用户选择他感兴趣的话题,如下图:


还有一些是运用借地打地的手段,比如一些电商、外卖类的产品和地图类的产品,首先是让用户填写地址,其次是让用户选择标签,表面上是提供一个工具,事实上让用户帮助产品获取结构化的工具,让系统知道,用户作为一个个体,他的家、公司、学校在什么地方。

还有一些像装修类的产品,看上去是一个便捷的功能,平台方通过这个功能可以收集到大量跟业务相关的详情信息。


随着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呢用户又非常的懒,莫名其妙填一些信息用户也比较反感。那就有了第二种获取标签的途径。

第二:通过用户自己的已有特征推导

当然,这种方式的成本比较高,没有让用户直接填写来的简单方便,一般的产品不会经常去这样做,它适用的场景有以下几种:

(1)做活动时

相信大家都有做活动的经验,我们在做活动时会筛选一批用户出来做定向推广,比如说年龄、地区、新老用户。

举个栗子:你是某电商平台的产品经理,现在要做一个推广活动,面向的用户群体为在消费能力强的上海女性。现在需要向这个群体的用户去宣传这个活动,那怎么做?

首先,区分出来性别,即男、女。

用户如果没有填写性别,我们可以从他买过的东西去推,比如说买过女士衣服+化妆品。

其次,推算出在上海的用户。

假设大部分人买东西是给自己买,收货地址是上海市的,我们可以推算出此用户是上海市的。

最后,验证消费能力是否强。

消费能力如果从她历史消费的总金额推算,感觉有点不合理,但它也能验证一部分,我们可以再加一些条件,比如购买过进口的小商品,比如牙膏,一般消费能力不强的用户,很少会花将近百元去买一支进口的牙膏。


上面是通过用户的业务特征做的推断。

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户都发生过以上的行为,通过以上业务行为筛选之后,可以给部分用户打上标签,还有一部分用户她没有标签,所以,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推导。

  • 性别:除了通过从购买的商品推导以后,还可以通过她使用的是手机是否为美图手机;
  • 地区:可以用常用IP进行推导;
  • 消费能力:可以用使用的手机为最新款且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用户。

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误判,但是,就算是有误判我们也认了,因为很难做到百分百精准。


(2)简单的个性化运营

比如说首页的某个推广模块,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推广不同的内容。

(3)业务分析

在做业务分析时,需要把用户拆分成不同的群体,看在业务中的表现情况,比如是否领取七天/15天的会员卡。

(4)用户研究

如果有用户标签的基础,做用户研究的童鞋的研究效果会更加的精准。

如果通过前面两种方式已经把80%的用户打标签了,还剩下的20%怎么办?这里我们就会运用到第三种推导方式:

第三:通过用户身边的人推断

首先,通过距离:基于某些属性,周围的人都具备,用户大概率也具备。

其次,是通过行为:通过协同过滤,找到行为相似的目标用户。

比如说,刚才我们通过买过女士衣服和化妆品的用户打上了女性的标签,但是这种方式有局限性,可能有些用户本身就不在你的平台上买衣服和化妆品,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用户的其他行为,比如说买了卫生巾或者其他的女性用品,然后通过她购买的商品,再找到跟她购买过相似商品的用户打上女性用户的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