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19-02-10
从2017年以来,线上流量增长天花板到来的言论不断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同时,ofo、线下ktv、抓娃娃机等利用线下流量获得资本青睐的商业模式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
但是,有三家公司却出人意料地完成了弯道超车,他们就是快手、拼多多、趣头条。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拼多多的增长逻辑。
上线时间:15年10月
用户量:现突破3亿
GMV:2017年超过1k亿,国内排名第三(同年,淘宝10k亿,京东13k亿)
日单量:于去年11月超过京东
从上述的数据来看,上线两年半,但GMV已经达到了国内电商第三名,远超唯品会、蘑菇街等老牌电商企业,日单量更是已经超过了京东。
如此快的增长速度,背后对应的是怎样的产品和运营策略呢?
下面这篇文章将试图分析出拼多多的增长逻辑。
为了能更加深入的分析,作者先复习了范冰所著的《增长黑客》一书。
书中理论部分的脉络梳理如下: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理论部分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增长黑客实践的流程。总结起来就是:首先搭建完整的增长黑客团队,通过寻找产品对用户增长最为核心的价值点(“aha!”时刻),然后通过快速迭代的增长实验,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到“aha!”时刻,从而获得增长。
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用户增长模型——AARRR模型,分别是“拉新-激活-留存-付费-自传播”,下文中我也将用到这个模型对拼多多的增长逻辑做一个梳理。
2.2.1 拉新
目前拼多多App的主要拉新渠道是微信生态导流。
用户帮好友砍价时,提示用户下载App砍价更多
第一次砍价完,文案强提示用户下载App
对于价格高度敏感的三四线城市用户而言,优惠似乎是最好的拉新手段。
另外这里有个小细节,对于第一次进入砍价页面的用户,拼多多提示下载App可以多砍10元;而对于选择不下载App的用户,回到H5页面后,拼多多给出的优惠力度更大(30元)。
这可以理解为拼多多对不同价格敏感度用户使用的“价格歧视”——如果10元无法让你动心,说明优惠力度不够,于是我开出30元的优惠给你,你来不来?
除此之外手机厂商预装软件、综艺节目合作等都为拼多多带来不小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