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12-25
社群与渠道结合不仅激活了渠道社群,还激活了传统渠道。B端和C端同时受益。
我对“渠道+社群”这么重视,有下列几个原因:
因此,社群与主流商业结合,就是主流商业的放大。
社群与传统渠道结合,核心就是利用店主群。店主群,在终端小店眼里是私域流量,即店主可以影响的流量。但是,在品牌和经销商的眼里,店主群是公域流量,是可以主分流的公域流量。
利用店主群,核心是店主群的关系让渡。即店主与用户的关系,能够为品牌商和经销商所用。
社群关系让渡,关键是自愿、免费或接近免费。吴声在《超级IP》称为“负成本连接”,否则无法大面积推广。自愿、免费的关系让渡,有三个前提。
主流商业与社群的结合节点就是KOC。KOC与社群成员有强关系,只要KOC有强认知,关系让渡即成为可能。
主流商业与社群的结合,原来的渠道关系仍有价值,组织体系仍然有用,只需要在深度分销的基础上做好场景体验、内容分发,以及顺着渠道找到KOC即可。
社群的商业价值表现在两方面:
比如前面讲的线下渠道,本来就有流量,但通过社群的增强连接,流量被放大了。
拼多多的拼团,首先是因为有人发起拼团,发起拼团是因为有基础流量,才能在拼团过程中放大流量。拼团的过程,其实就是关系让渡的过程。
流量一定是认知的结果。社群创造流量,一定是因为社群成为商业话题讨论的载体,即社交货币。社群是分布式的。分布式的自媒体,人人都有声音,但这些声音都可能被淹没。
所以,自媒体声音的价值取决于声音的密度。社群创造流量,就是社群及商业化过程中的密度决定的。密度即认知,密度即品牌,密度即IP,密度即流量。布式商业,没有密度就没有一切。
密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商业价值?因为密度产生交叉覆盖。
比如一个县城,1万人同时发朋友圈,信息传播就有密度了,因为一个人会从多个朋友圈同时获知信息,也会增强对信息的关注。但是,1万人同时在全国发朋友圈,密度就很低,也就缺乏商业价值。
社群商业化的密度,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
虽然我们一直在讨论,社交电商缺乏强关系。不可否认,社交电商的社交往往在某类特定人群是高密度的。但是,社交电商之所以一直处于边缘,就是因为社交电商的社群密度,只是小范围的密度。
IP打造过程中,人们见识过“内容疯传”现象。一段共情、共鸣的内容,因为共情,被社群疯狂转发,最后形成共振。
共振,是高密度传播的结果。IP、网红的形成,一夜爆红,就是内容疯传。
传统商业组织,终端的密度最大。一个50万人口的县城,终端小店可以达到数千家。据某数据平台的统计,全国各类终端店超过千万家。
传统商业组织的密度+社群密度,共同构建了用户覆盖密度。高密度的传播,短期内可以形成高强度的认知。一个县级城市虽然有数千家终端,但社群密度可能只需要500~1000个即可形成高密度,因为普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数量是100~500人。
“认知即流量”:上述三个商业密度,传播链形成的密度不可控,社交电商和传统渠道形成的密度是可控的。目前,纯粹的社交电商缺乏全国性、高渗透性的社群组织,而且社群组织本身缺乏稳定性。所以,社交电商始终是边缘化的。
传统渠道与社群结合,B端密度与C端密度可以相互强化,大致有两种方式:
1)传统渠道有优势的企业,利用B端优势,带动C端优势
近几年在农资界被称为传奇的绿业元集团公司,就是利用传统渠道(B端)的控制力,通过B端社群影响农户(C端)。绿业元的员工,平均每年召开200场“农民会”——这种方式称为BC一体化。
绿业元“农民会”的高效动员力从何而来?就是利用B端社群将其高覆盖,实现快速、高密度动员。
2)传统渠道缺乏优势的企业,利用C端社群倒逼B端
比如白酒新品进入烟酒店很难。但是,如果通过KOC的社群密度完成C端动员,那么就可以倒逼B端(烟酒店),这种方式称为CB一体化。
上述两种方式,BC一体化,就是通过B端优势巩固C端优势;CB一体化,就是通过C端短期优势,构建B端系统,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