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19-12-29
如今小程序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3.3亿,到明年年底,小程序的DAU可能会超过4.5亿。”阿拉丁创始人兼CEO史文禄,近日在其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上如此表示。
史文禄还提到:“2019年至少有23家小程序单日DAU突破1000万,预计明年至少有100家小程序单日DAU突破1000万。小程序今年的交易GMV会突破1万亿元,预测明年会超过3万亿元。”
回想起来,微信小程序在2017年1月才正式上线,从零开始的小程序生态,已然完美上演了一次爆炸性的增长奇迹。
时至今日三年未满,小程序从无人问津到日活3.3亿;从一文不值到GMV高达1万亿。小程序用不到三年时间,已经打造出了一个万亿级的大生态。
但是细究起来,小程序的成功并非如我们想的那般顺理成章。
小程序这种应用形态的起点,应该可以追溯到HTML5。HTML5于2007年在W3C立项,与iPhone发布同年。
乔布斯曾期待HTML5能帮助 iPhone 打造起应用生态系统,但是因为HTML5的发展速度不及预期,当时没能达到承载优秀移动互联网体验的地步,于是苹果只能放弃这趟顺风车,专心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原生应用生态App Store。
谷歌在2010年底正式发布Chrome Web store和Chrome OS,表明这种区别于原生应用生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根基,但是谷歌当时推出这套东西,更多的是想用在上网本上,而不是手机上。
用在手机上的最早“小程序”构想,是百度在2013年提出的轻应用(Light App,结合了native app的用户体验和webapp可被检索与智能分发的特性),但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始终没能雄起,轻应用最大的意义也就只是为其后来推出的“百度智能小程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当时国内除了百度,其他很多巨头也都对这个东西感兴趣。2015 年,DCloud联合360 手机推出了业内第一个商用的小程序,360 称之为 360 微应用。为了做大生态,DCloud 把这套技术标准捐献给了 HTML5 中国产业联盟,随后,联盟开始推动更多的超级 App 和手机厂商加入。
但这件事情并不顺利,首先是用户体验还没有做好,同时巨头们又各有各的诉求,尤其是腾讯,直接想要另起炉灶,于是张小龙从2015年就开始了对微信小程序的构思。
在国内巨头们开始普遍关注起这件事的2015年,谷歌终于提出了PWAs(增强型网页应用,Progressive Web Apps,简称 PWAs)打算把当初的构想落实到手机上。但是它的动作实在太慢了,到2017年2月4日,谷歌才正式发布PWAs——比微信小程序还晚了将近一个月。
总的来看,这场大戏最有分量的两个主角——掌握全球最大web平台和Android系统的谷歌和掌握中国国民级应用的腾讯,都是很晚才入场的。
张小龙在一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抱有非常大的野心,不同于之前“轻应用”和“快应用”在web技术生态上的修修改改。张小龙直接丢弃了国际标准组织W3C的DOM和Window标准,仅仅采用基础JavaScript。
这意味着他需要重造一个新的开发技术生态。
在2016年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把这种“做到让更多的APP有一种更轻量的形态”的尝试宣称为应用号,而在团队内部,这东西的代号是“web+”,被寄望会诞生一种比web技术生态更牛的技术生态。
但是技术这东西不是风口上能被吹飞起来的猪,无论Flag立的有多高,牛皮吹得有多好听,代码都得一行一行敲出来。
经过2016年一整年紧锣密鼓的开发测试,在2017年1月9日凌晨,东西终于被做好,并且被定名为小程序,正式上线。
一经上线,微信小程序“无需安装,用完即走”的特性就受到了很多用户空前的关注和期待。《你好,我是小程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网友狂欢“错过了公众号,别再错过了小程序”;“干掉APP”的话题成了行业常用谈资……
但是期待值过高,往往就会更难接受现实落差。
在小程序上线不到一个周后,作为第一批参与者,自媒体人罗振宇高调宣布关闭小程序,还神秘兮兮地发布了一句话:“我们决定不做了。我们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哈哈,但是不能说。”
小程序在应用层面受挫,在技术界也受到了程序员们的冷落,到2017年2月,有报告称,35.5%的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
小程序的前途眼看着越来越暗淡,不过当时张小龙团队并不惊慌,因为他们之前已经“讨论了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
事实上背靠微信的小程序一旦出现,就注定不会落寞太久,就像腾讯在2012年推出公众号推动了新媒体行业的变革,微信作为国民级应用,数以亿计的流量红利无论向哪个方向倾斜,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小程序的滔天巨浪就出现在2018年初,2017年12月28日,微信开放了小游戏,同时重点推荐了小游戏“跳一跳”。
这款简单至极的小游戏创造了一项夸张的世界纪录,截至2018年1月,跳一跳已经积累起3.1亿玩家,创下有史以来单款游戏用户规模达到的最大水平。
而创下这个世界纪录,微信小程序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社交网络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恐怖的效率彰显无疑。
2018年初,伴随着跳一跳那个没脸也没有肢体的“小人儿”在小方格间一步一步跳跃,小程序的月活用户规模和渗透率也在呈指数级跃升。
当小程序的月活用户数量突破4亿大关,产业界就再也无法继续对此保持淡定。
2017年,共享单车这种“共享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迎来了史上高光时刻,20多个共享单车品牌在战场上相互绞杀。
也是在这一年,摩拜在一众竞争对手中渐渐脱颖而出,追上行业缔造者“ofo”的身影。摩拜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就是率先尝试使用微信小程序。
作为最早在线下使用小程序的商家,摩拜在2017年2月就上线了小程序,当时微信小程序总体月活用户数仅有8万,这点流量对那时的摩拜来说,同样也是聊胜于无。
但是微信小程序的影响力在慢慢扩大,摩拜受益也就越来越明显,仅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小程序就为摩拜带来了50%的拉新,注册用户增长30倍。
张小龙最初对小程序的定义中,激活线下流量是真正的核心,摩拜完美地帮助张小龙验证了这个构想。
这场经典的双赢合作,为2018年摩拜被美团收购,得到共享单车行业难得一见的善终,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后来蜂拥而至的各类线上、线下商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案例。
对腾讯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为其拓展B端业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腾讯在2017年年报中颇为兴奋的表示,在2017年底小游戏的带动之下,截至2018年一月,已经诞生了58万个小程序,这些小程序将用户与众多的线上及线下服务连接,涵盖零售、电子商务、生活服务、政务民生及游戏等多个领域。
2018年,腾讯表示小程序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被用户和企业广泛采用,奠定了连接线上用户和线下场景的行业趋势。
身为传统的社交娱乐巨头,腾讯930改革之所以敢把拥抱B端的口号喊得那么响亮,可能也离不开来自小程序的一些底气。
在2018年年报中,腾讯宣称其小程序已经覆盖超过200个服务行业,2019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利用小程序、微信支付和企业微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在阿拉丁的统计中,2018年微信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超用户过2.3亿人,覆盖用户约6亿。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短短两年就成功崛起,活力四射的小程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