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19-05-12
在上面案例中:
思维惯性:“使用国际顺序”
顺序错误是惯性思维痛点,在反馈确认设计中,将姓名按用户输入序组合提示,例如:姓【ZIHUA】+名【PAN】,就能聚焦视界帮助用户发现顺序错误。同时再配合技术手段检查“姓”框的输入内容,识别到中文拼音枚举百家姓,很简单就能发现问题。
意识盲区:“输入框前的中文前缀”
输入框前缀 “姓(拼音)”/“名(拼音)” 中的“(拼音)” 有毒副作用 — 降了“姓”/“名”对输入顺序的提示作用。用户输入内容是“拼音”是“英文”还是“中文”,可以通过技术匹配快速识别,在前缀提示中可以完全可删除提示文案“(拼音)”。
意识盲区: “提示文案-姓名错误”
提示文案中高亮了“姓名错误”,而用户在意识盲区的作用下会自然的忽视其背后包含的“顺序错误”含义。因此显著的优化为“姓名顺序和拼写错误”效果会更理想。
在产品设计中,醒目提示(如高亮、加粗…)有两种不同作用:
一种是PUSH ——“快,这边走……”引导操作一步步顺利完成,以流畅体验为首要目标。另一种是PULL——“危险止步!”风险警示,以确保操作无误为首要目标。
两种作用截然相反!在同一个产品流程中,需要准确辨识“醒目提示”发挥哪种作用? 不同作用就要采用差异化设计。
上面案例中:
在“反馈确认”前有两个操作页面,在这两个页面中“添加乘机人”和“手动添加添加乘机人”按钮都采用高亮橙黄色,发挥引导操作的PUSH作用,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