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抖音号交易出售资讯广告战、追逐流行趋势,这些只能创造暂时的优势

2019-03-21

类似的还包括广告战、追逐流行趋势,这些只能创造暂时的优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成本也不是护城河,一味压缩成本会导致企业无力创新、流程僵化、失去组织活力,最终丧失竞争力。

看看啤酒和方便面行业,在成本导向的战略之下,带来消费者的价值感和体验越来越差,最终随着消费升级,将被消费者抛弃。

真正能够成为护城河的战略有三:

1. 文化战略

通过创新意识形态的表述,为产品赋予无形价值,使品牌得到社会的共同推崇,成为广泛认可的文化象征——即文化品牌。

当你拥有一个世界知名品牌,这才是可持续成功的关键,比如巴菲特一生推的吉列、可口可乐、美国运通。


但请注意——文化战略不等同于品牌战略。

品牌的打造无非是基于功能利益点或是感性利益点,通过尽可能简洁、持续并且不断重复的广告传播灌输给消费者,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建立品牌与利益点的认知关联。

经过一段时间的广告传播后,消费者就会无意识地将品牌与利益点联系起来,结果品牌就拥有了认知意义上的功能利益和感性价值。

但是,功能利益点的寻找经常陷入为找差异而找差异的尴尬境地,最后挖掘出现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异点来向消费者吹嘘产品多么牛逼,实际上消费者并不care。

而对感性利益的追求则经常漫无边际,放之四海而皆准,用在其他品牌上也是一样。

最终使得这两种利益在消费者心智之中都难以留下强大、深刻的印迹。品牌主必须花费庞大的媒介预算,依赖持续的广告重复,反复对消费者进行洗脑。最终使品牌陷入广告苦战。

广告一停,营销效果就马上打折扣。而广告,并不能成为企业的护城河。

而文化战略,按照道格拉斯·霍尔特在《文化战略》《从BRAND到ICON》等书中的观点,

则是基于社会变迁,打破原有产品所代表的正统文化意义,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意识形态和亚文化,解释消费者关于身份、主张、抱负和价值观的疑问,成为消费者的精神支柱。

这样品牌就在社会生活中慢慢成为一个固定的角色和仪式,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惯例。而品牌一旦成为用户习惯,那么要强行转变这种习惯则意味着高昂的教育成本。

比如你习惯了每天一大早来上一杯星巴克,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那么这时其他品牌是很难插上一脚的。

这时候,品牌就成为了防护竞争的护城河。

相关推荐